请输入关键字
工作动态
动态要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中医
重要声明
光荣榜
26
2023.05
2023.05.2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调研
5月9日至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郭兰萍带领所长办公室、人事处、科研管理处、教育管理处、科技开发处、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章程编写专班成员一行9人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进行实地调研。 此次调研旨在更好地落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深入学习、开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围绕科技部等四部委文件要求,积极探寻机制体制改革新举措,推进使命导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所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中药研发领域开展了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有很多优势、亮点值得学习。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所高度重视此次调研,组织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调研团队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介绍双方主要科研成绩和创新模式的同时,围绕使命导向管理改革试点要求和目的进行了研讨,结合自身在管理制度上的先进作法和实效性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章程编写、有组织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分享和提出了宝贵经验。 通过此次调研,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学习了解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所的管理模式、创新理念和发展成就,这些都对完成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改革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与两家研究单位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科技合作,共同建立创新型合作交流机制,探讨引领性原创药物研发模式,坚持“四个面向”,为落实好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高水平发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中药研究所  金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所调研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赴上海药物研究所调研
26
2023.05
2023.05.26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举办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研讨会
5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举办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研讨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李鲲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眼科医院院长温艳东主持。 本次研讨会特邀挪威Oslo大学、北京视觉科学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挪威Optimal ØyeHelseklinikk诊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国内外中医、中西医知名眼科专家共襄盛会。旨在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在临床、科研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助力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高质量发展。 李鲲在致辞中指出,眼科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医眼科国际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强调,医院要以“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医疗、科研及各个领域相互交流借鉴,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高云在致辞中表示,眼科医院作为中医眼科“国家队”,长期以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医院将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特色优势,继续推进“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建设,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架好桥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医眼科的独特优势,更多地受益于中医药服务,大力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视觉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学术分享与研讨,并就视神经萎缩、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干眼等方面成果及发展达成共识。专家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事业的发展。 眼科医院长期以来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2016年,医院与挪威圣•奥拉夫眼科诊所签订合作备忘录,2018年,建立“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持续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多年来,“中心”聚焦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及中医药文化传播4大平台深度开展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医药“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眼科医院将继续发挥中医眼科“国家队”作用,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维护各国民众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眼科医院  朱晓晓
23
2023.05
2023.05.23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项目推进会成功召开
5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召开“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项目推进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副主任周建平、处长甘钎乂,Optimal yeHelseklinikk诊所、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代表团,眼科医院全体领导班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外事办公室主任朱晓晓主持。 2018年以来,“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聚焦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及中医药文化传播4大平台建设,在国际医疗服务、中西医眼科会诊平台搭建、国际中医指南制定、中医眼科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医文化科普传播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为促进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医眼科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上,中国、挪威双方代表就“中心”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做了汇报。与会专家对“中心”建设进行了充分交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周建平主任对“中心”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一直关注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眼科医院与挪威中医药中心项目建设有力有效,中医药学作为生命科学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会将进一步助力中医药国际推广和交流工作。 眼科医院院长温艳东表示眼科医院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前期“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下一步将持续围绕“中心”4个平台建设,以加强疑难病诊疗能力提升特别是低视力治疗与康复等工作为重点,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国际交流与传播,希望中挪双方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定位,通力合作,共同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高云强调,眼科医院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作为医院建院院长,曾为多位国内外国家领导人诊治眼病,为我国外交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医院作为中医眼科“国家队”,具有中医和眼科两大专业优势,建立了中西医防治眼科疾病的诊疗体系,在眼科疑难病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色,引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建设与发展。希望中挪双方以推进“中国-挪威中医药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维护各国民众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眼科医院  朱晓晓
23
2023.05
2023.05.2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古籍修复成果《医门普度》参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
5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图书馆珍贵古籍《医门普度》修复成果参与展出,展览为期2个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王映辉参加“成果展”开幕仪式。 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标识 展览原图 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目前,中心主要承担中国中医科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及全国古籍修复与保护专业人员培训,配备有古籍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化设备,先后抢救性修复濒临损毁的古籍5000余册。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近年来,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强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的保护传承工作,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馆。馆内修复人员在坚持传统手工修复这一“冷门绝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以现代实验方法与技术加强对古籍文献的保护,致力于建立“中研古籍修复实验室”,以实际行动“提高古籍保护水平”,践行中央《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2021年6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签署《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首批资金1000万元,定向资助古籍修复、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2021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参与了“专项基金”首批古籍保护专项课题的报送工作,馆藏珍贵古籍《医门普度》的修复工作被纳入首批扶持项目,这是中医药行业唯一古籍原生性保护修复项目。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选修《医门普度》是此次修复的重要藏品之一,也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珍贵古籍发现。《医门普度》是关于瘟疫、痢疾等现代流行性传染病的治疗专书,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思路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作者吴有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我国传染病学研究先驱。明末瘟疫流行,吴有性不按伤寒之法,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提出“戾气”之说,并阐明九种传变方式,独创辨证方法,研制“达原饮”“三消饮”等奇方,救民无数,后撰写《温疫论》,开现代传染病学之先河。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门普度》现存版本共有九种,多为清代道光、同治年间版本,明代版本已佚。而本项目修复版本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宝田斋藏版,此版本的出现使此书现存最早版本时间提前47年,是现存最早版本孤本。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医门普度》全部版本及所藏机构 《医门普度》的修复工作整体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藏品的酸度、提高藏品的物理强度,使藏品最大限度地恢复完整外观、书叶洁净,呈现出藏品原有风貌,满足藏品保管需求和进一步数字化、研究的需要。 《医门普度》修复前原貌 本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海燕、古籍研究室主任李鸿涛审核方案,聘请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建明、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邱晓刚、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副组长副研究馆员易晓辉、山东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杨琳玫为验收专家,由李辰、李萌、高思嘉历经八个月修复完成。 《医门普度 瘟疫论》第23页修复前后对比图 滴浆成果展示 《医门普度》成果整体展示 作者: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李辰  储戟农  高思嘉  李萌/文  王映辉  李辰/图
19
2023.05
2023.05.1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组织党员赴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主题教育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党员干部廉洁意识。5月9日下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纪委组织全所党员赴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风清气正扬宗旨——北京市反腐倡廉教育影像展览”。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王映辉,副所长储戟农、张兴平参加了此次活动。   “风清气正扬宗旨——北京市反腐倡廉教育影像展览”精选出近百部红色电影、主旋律电影及藏品,将电影艺术与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以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宣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作风,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大家通过阅读影片简介、观看电影海报、讨论经典镜头和片段等方式,重温了红色经典故事,领略了红色人物风采,在光影世界中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的深刻洗礼。 参观结束,党员同志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活动形式新颖、意义深刻,从观看展览中汲取到了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进一步筑牢了思想防线,涵养了政治品格,增强了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中医药事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者: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张一鸣
17
2023.05
2023.05.17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团委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青年骨干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5月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与中药研究所联合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青年骨干培训班”。 培训班首先赴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学员们在展馆参观区参观了“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等专题展览,瞻仰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壮举。随后实地重走了830米的地道遗址,亲身体验抗战艰辛,深切感受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学习,学员们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始终坚持干群一致、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地道战精神,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机智勇敢、坚韧不屈、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随后,培训班来到位于怀柔区的青年营地。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牛奔老师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进行主题党课学习。牛奔老师以“六个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引导,向大家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提纲挈领又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大家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培训班最后一项内容是以青年人喜欢的飞盘活动进行了团队建设,让大家在活动中加强合作,加深了解,深化沟通。 通过此次活动,培训班的学员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强化了思想认识和学习成果,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望京医院团委  刘金花
1 2 3 4 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