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En
首页
走进科学院
院简介
院长致辞
院机构
现任领导
工作动态
动态要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中医
重要声明
光荣榜
科研与学术
科研概况
科研动态
科技政策
科技成果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学术期刊
学术团体
医疗服务
医疗管理
乡村振兴
寻医导航
人才与教育
工作动态
人才队伍
博士后工作
继续教育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学部建设
学部动态
学部委员
学部简报
学部委员选聘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工作动态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医药国际新闻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支部建设
廉政建设
共青团
工会
其它
产业新闻
院本部直属机构
返回
顶部
传承 · 创新 · 发展
传承 · 创新 · 发展
动态要闻
综合新闻
媒体中医
查看更多
余艳红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沉痛悼念中医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
2023-01-28
除夕送饺子 关爱暖人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慰问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
2023-01-22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一行赴针灸所召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实施方案调研会
2023-01-21
查看更多
西苑医院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表彰暨职工代表大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召开统战工作暨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2023-01-11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到眼科医院调研重症救治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2023-01-04
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第八期”
2022-11-26
查看更多
【人民政协报】|黄璐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政协报】黄璐琦:探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 推进中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光明网】 唐旭东: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不可偏废
2022-08-30
【中华医史杂志】中医药概念的分量——基于历史、理论、实证的研究
2022-08-23
【中国中医药报】将传统(民间)医学融入现代卫生体系 余艳红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传统医学...
2022-06-09
视频新闻
查看更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发表2023...
2023-01-20
国家记忆——中国中医科学院之中...
2023-01-20
国家记忆——中国中医科学院之国...
2023-01-20
国家记忆——中国中医科学院之本...
2023-01-20
国家记忆——中国中医科学院之守...
2023-01-20
走进科学院
科研与学术
查看更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5项成果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
2022-12-29
中国中医科学院2项成果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
2022-12-19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荣培晶团队荣获北京市科学技...
2022-11-25
中国中医科学院付长庚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2-11-18
中国中医科学院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荣获“中国青年女科...
2022-07-15
医疗服务
查看更多
共建共享 以查促进——中国中医科学院护理质量管理组开展督导检查
2022-10-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中医科学院《关于开展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培训与考核,促进护理质量同质化,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
人才与教育
查看更多
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安徽金寨行侧记
2022-07-25
中国中医科学院65人当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2022-06-0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团队领军人才...
2022-01-24
诺贝尔奖获得者 · 院士 · 国医大师风采
萧龙友
陆广莘
程莘农
李连达
唐由之
路志正
屠呦呦
陈可冀
王永炎
张伯礼
黄璐琦
仝小林
刘志明
薛伯寿
余瀛鳌
翁维良
党群工作
查看更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讲...
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党委常委(扩...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讲“走好第一方阵 我为二...
2022-08-26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开展“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
2022-07-2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眼科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分别...
2022-07-21
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第...
2022-07-14
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第...
2022-07-14
通知公告
光荣榜
查看更多
01-13
2023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第三批普通招考博...
2023-01-13
01-11
2023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第二批普通招考博...
2023-01-11
01-05
2023
关于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申请-考核制等相关文件要求,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初审、各培养单位复审,综合审核结果、学科需要、综合评价等,拟定296名考生进入“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考核阶段,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期3天(2023年1月5日-1月7日)。如有异议,请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反映。 联 系 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010-64089481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3年1月5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进入考核阶段考生名单.pdf
2023-01-05
查看更多
08-24
2022
庆祝中国医师节 |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届...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8月18日,第二届“三好杯”中医经典与临床验案演讲大赛决赛开赛。此次大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庆祝8.19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引导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传承中医药精华、总结临床经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通过经典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深度剖析中医理论,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深奥机理,彰显新时代中医人的风采。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通过视频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务工作者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国内外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抗疫精神和青蒿素精神,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贡献了世人瞩目的中医力量,彰显了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再接再厉,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再立新功。 大赛评委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李鲲,各医疗机构主管院领导,资深中医临床专家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15人担任,特别邀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健康中国栏目制片人董鑫作为特约评委。 决赛中,选手们把中医理论与引人入胜的故事完美交融,展现了中医理论的精彩内涵,彰显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医师深厚的中医底蕴和临床救治能力。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临床案例,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中医临床思维,让现场的评委和观众畅享了一场医学盛宴。 现场领导和专家对各位选手逐一点评。 李鲲对选手的表现和大赛的立意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彰显临床疗效,展示中医药人风采,未来可持续举办此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约评委董鑫表示,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选手们的演讲既有很高的学术内涵,又通熟易懂,让人感受到中医魅力,期待活动越办越好。 唐旭东总结时指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诠释了中医经典与临床结合的魅力,希望我院医务工作者在做好临床工作、提高临床技能的同时,讲好中医故事,切实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共有122人参加初赛,21位选手入围半决赛,最终,10名选手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 与会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附获奖名单 按比赛得分排序 一等奖(4名) 李红岩(广安门医院南区) 何沂(西苑医院) 孟晓(广安门医院) 王彬(望京医院) 二等奖(6名) 王础桓(针灸医院) 赫兰晔(西苑医院) 杨晓忱(广安门医院) 李光宇(望京医院) 陈艳(西苑医院) 尚青华(西苑医院) 三等奖(11名) 蔡婷婷(西苑医院) 杨祎(广安门医院) 赵雪(眼科医院) 范肃(望京医院) 关宣可(广安门医院) 祁怡馨(眼科医院) 张振华(广安门医院) 展嘉文(望京医院) 徐佳音(望京医院) 陆雪秋(中医门诊部) 杨兵宾(望京医院) (医院管理处 孙燕妮) 第二届“三好杯”中医临床与经典验案演讲大赛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李鲲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健康中国栏目制片人董鑫 现场颁发一等奖 现场颁发二等奖 与会领导、专家评审团与决赛选手合影
2022-08-24
07-22
2022
中药研究所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
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召开“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表彰会议”,并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授予屠呦呦研究员“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个人”。 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研究员长期从事抗疟科学研究的高度肯定和表彰。 (中药所 金莉)
2022-07-22
07-20
2022
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翁维良被授予第四届...
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翁维良获“国医大师”称号,王阶、林兰、周超凡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国医大师是中国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医大师评选自2009年始,每五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30名。全国名中医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是行业标杆。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评,共组织了两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101名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余瀛鳌,男,汉族,1933年3月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荣誉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从医64余年,在“辨病”“辨证”方面,提出了“通治方”的创新思路。采用“主方主证”与“通治”治疗方法,先后创制了针对肝病、肾病、癫痫等66种疾病的75首通治效方。 国医大师翁维良,男,汉族,1937年3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荣誉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从医59年,临床坚持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心血管疾病,提出“治心必通瘀”的学术思想,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丰富了血瘀证、活血化瘀的理论内涵,促进了中医气血理论的发展。 全国名中医王阶,男,汉族,1956年1月生,云南文山人,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亚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名中医林兰,女,汉族,1938年8月生,浙江丽水人,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名中医周超凡,男,汉族,1936年3月生,浙江平阳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获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翁维良获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阶获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称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林兰获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称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超凡获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称号
2022-07-20
专题专栏
查看更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岐黄学者论坛
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共和国勋章”
二级事业单位
查看更多
中药研究所
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
医学实验中心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
广安门医院(肿瘤研究...
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
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
研究生院
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